被网红“色侵”的银行,又摊上大事了

作者:admin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8-12 08:44:07

上个月,网上曝光了一组在光大银行拍摄的照片,让不少网友表示“大尺度到流鼻血”“魅力污极限”“辣眼睛”,甚至被当做“背景板”的银行都报了警!整个事件的起因就是这几张照片…

光大银行上海分行门口

来了一位网红美女开启自拍模式

下面上图,

请大家焦点集中,我们讨论的是信。用。卡。

这样的画风让人小心脏砰砰的跳。简直了!网友惊呼尺度大、炒作没“底裤”。

自己家的地盘上演大尺度激情表演,扑面而来的是天朝网民关注和讨论女主角的短裤,而大家并没有关注到光大信用卡这个亮点,于是光大银行坐不住了,火速发文出面澄清:这位女主播,请不要趴在我们家门口直播,我报警了哦,亲爱的朋友们,这和我们真的没有关系哦。

狗血的事情仿佛以为到此为止了

毕竟金融圈并不是娱乐圈

网红照片风波刚过去

想不到,又出事了

又是在光大银行上海分行门口

大把群众去拉条幅了

几张投资者在光大银行门口拉横幅抗议的照片,以及一封针对光大银行和上海国际信托的公开实名举报信在网络上流传。

光大代销信托产品4年零收益

涉事三方各执一词

8月8日晚间,产品代销行光大银行上海分行与产品受托人上海国际信托纷纷发布公告,作出回应。

光大银行上海分行表示:“目前该产品已到期,上海国际信托已对个人投资者的本金进行全额兑付,但个人投资者未获得投资收益。我行积极协助客户敦促上海国际信托履行受托人责任。”

上海国际信托则表示:“我公司在信托合同中已充分揭示投资过程中产品可能面临的风险,同时明确该产品属于高风险产品。我公司在产品运行期间按照监管要求和合同约定对相关信息进行了披露。”

“光大银行与上海信托使投资者利益受损,我们会维权到底。”一位投资者表示。据了解,投资者依旧进行维权的主要原因是,购买“香花石”产品时被承诺了“保本+保息”,但投资者并未获得相应利息。

销售环节违规?

据悉,上述“香花石”产品即“上海信托香花石系列·中国字画艺术品投资(嘉世年华)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发行于2012年,规模3000万元,优先劣后比例为4:1,劣后级认购规模为600万元,产品期限3年,到期后可延期1年,是一款权益投资类产品。

根据投资者向监管部门提交的举报信,在销售过程中,光大银行上海分行客户经理曾向投资者口头承诺“香花石信托三年期的到期收益率为每年12%;如果延期至四年,合计收益率为50%。”

而按照信托合同约定,该产品为浮动收益的结构化信托产品,并不存在定期支付利息的情况,到期要根据产品净值情况向投资者分配本息。

部分投资人反映存在未收到季度、年度信托报告的情况。投资者举报信显示,“季度、年度报告有很多人没收到,因为留下的是银行理财经理的联系方式和地址。”

上海信托相关人士表示,在香花石信托销售时,为了防止客户分流到上海信托,光大银行负责销售的业务人员在香花石信托风险认购书等需签署投资人手机号、地址等联系方式的位置,填写的均为业务人员的联系方式,而非香花石信托实际投资者的。因此,上海信托无从与投资者直接沟通。

5万投资门槛合规否?

信托产品合同显示,个人投资者认购A类信托单位的单笔认购资金金额最低为5万元。

对此,部分投资者在举报信中质疑:“信托公司未能遵守银监会关于信托一般最低100万认购起点的要求。”

实际上,根据《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规定,合格自然人或机构投资者,只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即可——1、认购金额不少于100万元;2、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在认购时超过100万元,且能提供相关财产证明;3、个人最近三年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或夫妻双方合计收入最近三年每年超过30万元,且能提供相关收入证明。

上海信托公告称,“光大银行提供了所有A类投资人在购买产品时有超过100万金融资产的证明,符合相关监管规定对合格投资者的认定。合同约定该产品认购起点为5万元,也符合监管要求。”

举报者列举了一些相关的证据图片和他们认为银行和信托公司涉嫌违法违规或者不妥当的做法。比如:光大银行的宣传推介材料上写着:“50万起,保本,(预期)年化12%收益,投资标的是新股申购类信托计划、债券类信托计划等,适合稳健型投资者购买。”但“拿到手的信托合同上的认购起点是5万起,投资标的是艺术品字画,不保本不保收益,属于高风险的艺术品投资基金。”

再比如:客户签署风险申明书时,理财经理代写联系方式,但所留联系方式不是客户本人,而是理财经理和银行的电话地址。由此“导致客户在4年里,没有收到任何信托产品季度报告和年报,也没有收到信托延期一年的通知”。

图片显示:上海银监局已经受理了相关举报。8月1日收到举报材料,8月5日即向举报人出具了《举报事项受理通知书》,并在通知书中告知举报人:“我局已受理你们的举报事项,将对该事项进行核查处理,并与2016年9月30日前,就核查处理结果向你们做出书面答复。”
 

举报者中不少是老年退休人员,他们认为银行在推介产品时“忽悠了”自己,持有四年信托产品,结果收益为零,大爷大妈们不服。

如今市面混乱,理财产品五花八门,有银行理财产品保险投资型分红产品、信托产品、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的固定收益产品、甚至还有P2P产品。温州金融君只能说:

理财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看好你的钱,不然中年返贫会是理财被骗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辽南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华讯新闻网 版权所有站长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