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经管院长:EMBA定位不清晰则难有特色

作者:admin
字体:
发布时间:2013-04-14 21:41:39

EMBA教育,作为我国在职研究生教育中市场化运作的项目,马上要进入到发展的第一个10年。“10年来,EMBA教育项目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管理人才。这种教育方式是非常必要的,对培养高层管理人员以及完善MBA教育体系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EMBA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7月14日,北京交通大学第二届EMBA高峰论坛暨10周年校友返校活动上,该校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刘延平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EMBA教育在中国的发展还面临哪些问题?

EMBA教育是中国研究生考试制度的重大变化

2002年,国家教育部首次批准国内30所知名高校进行EMBA教育试点。“国家允许30所EMBA培养院校自主招生,在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和师资配备等方面也由各培养院校自行确定。应该说,从2002年至今,EMBA从招生、培养、学员结构等各个环节都与其他在职人员硕士学位有本质的不同。”刘延平告诉记者。

在刘延平看来,EMBA教育是中国研究生考试制度的重大变化。他说:“以往的研究生考试都是全国统一考试,这就给那些管理经验丰富但离开应试环境多年的人员设置了门槛。从EMBA开始,变成国家指导、学校指导,由EMBA项目来出题考试,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EMBA虽然也有笔试、面试,但和以往完全靠试卷、分数录取的模式大不一样。正因为有了这种考试方式、模式的改革,使得10年来有一批能力比较强、素质比较高,但考试能力比较差、社会特别需要的特别人才有机会到学校学习,意义重大。”

定位不清晰导致很多高校的EMBA办学特色不明显

“通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EMBA教育培养了大批管理人才。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办学时间短等原因,也存在不少问题。”刘延平表示。

他告诉记者:“管理者对EMBA的理解影响甚至决定了EMBA的培养质量。所有开办EMBA项目的高校都应该知道EMBA是什么,它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可不是我们泛泛地说培养企业精英、高端管理人才。”

有着丰富办学经验的刘延平说:“我觉得管理层面对整个EMBA项目的理解, EMBA项目该怎么做?怎样去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到目前还缺乏一种成熟的管理模式或者是比较成熟的管理理念,当然这和我们办学时间短有关。如果管理者本身对EMBA教育项目不了解或者了解较少,那么在整个EMBA的模式设计方面就会出现问题。所以现在EMBA和MBA、其他专业学位在培养内容、方式上的趋同是非常严重的,使我们在突出EMBA的办学特色上存在一些问题。”

一直关注国外高校教育发展的刘延平认为:“这些学校EMBA教育项目的定位、特色非常突出,学生的来源、教学的模式也都不同。比如美国的匹兹堡大学专门有医学方面、生物学方面的EMBA,有些学校则专门办艺术、物流等方面的EMBA教育;哈佛的EMBA刚开始都是案例,不讲理论等。但是,国内很多高校的EMBA差别不是很大。”

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和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俗话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在刘延平看来,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先要有具备拔尖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刘延平说:“EMBA来自于实践。我们的学员对实践很熟悉,通过实践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希望从学校、老师那里得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而我们的老师对理论很熟悉,很多讲授企业管理、会计、营销的老师,有多少真正做过企业的管理、会计、营销?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所有课堂上很容易出现老师和学员接不上茬的情况。”

“另外,现在都在讲国际化,如果老师从来没有国外求学、进修的经历,你怎么能要求他有国际化的教学思路呢?从这个层面讲,老师的国际化程度和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刘延平说。

学员自身能力水平也制约着EMBA的培养质量

4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送到国外进修;另一方面聘请了大批国内外知名人士为EMBA学员授课或作专题讲座。例如Edmund W. Schuster、梁晓民、茅于轼、刘伟、等一大批国内外高水平专家、教授等。2007年10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教授做客北京交大经济管理学院,以“世界经济中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为题进行演讲。2008年6月,在国际物流管理领域享有极高声誉的麻省理工学院(MIT)生产与制造研究中心Edmund W. Schuster教授为EMBA学员讲授了《供应链管理》课程。

在刘延平看来,学员自身的能力水平也是制约EMBA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我国教育部门规定:EMBA教育是面向企业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高级管理人员的硕士学位教育项目。招生对象为具有8年或8年以上工作经历(其中应有4年以上管理工作经历)、较大规模企业中的现职高层管理人员。

在我国,EMBA教育竞争非常激烈,由原来30所到2009年扩招以后达到62所。有很多学校面临EMBA学员的招生问题,年龄越来越轻,学员也由高层慢慢到了中高层。“现在的EMBA学员水平能力参差不齐,学习目的各异。比如说4年以上管理工作经历这条,管理2个人的小组长和管理100多人的总经理,很显然他们的水平能力是不一样的。”通过多年的观察,刘延平发现,有的学员仅仅是为了拿个文凭;有的学员是学点东西也行,顺便拿个文凭;也有的学员是来真正认真学习的。“这三类可能各占三分之一。”刘延平说,“当然,这些都是微观层次的问题,真正宏观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对文凭、学位、证书的认知、认识的程度也决定了我们存在诸如此类的问题。”

防止EMBA三个功能的本末倒置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作为一个极具市场性、拓展性、竞争性、职业性和应用性的专业学位的教育,“EMBA具备三个功能:首先是通过EMBA教育,能够总结经验,完善一种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模式;其次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管理人才;最后,为学校、学院筹集一定的办学资金,用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这三个功能如何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防止顺序的本末倒置,可能是中国EMBA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刘延平说。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辽南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华讯新闻网 版权所有站长统计代码